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共享经济正在成为传统互联网的演进之道。目力所及,共享经济的成果已然随处可见。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万亿,比上年增长了103%,其中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技术智能分享、服务住宿等领域交易规模达到1.37万亿,比上年增长了96%,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速。
从解决三公里内出行的共享单车,到影响数千公里运输的共享物流,“共享模式”无疑正成为各传统行业降低社会成本,重构产业原始生态,实现生产要素按需匹配、合理优化的新动能。天然就具有“共享经济”因子的物流业,因此也必然能够孕育出丰富的“共享物流”服务模式。比如在公路货运领域,通过共享卡车资源来提高卡车运输最优装载率的形式已经在很多地方落地,并且形成了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而除了令车货精准匹配之外,在仓储运作、物流装备使用、物流包装运作等各个环节都有望挖掘出更多“共享资源,提升效率”的可能。
当然,共享物流虽好处多多,但其商业模式的成长仍处于摸索阶段,从今年以来频频出现的行业巨头掐架事件到物流末端网点的重复建设,还有缺乏统一行业标准、数据化程度仍然不高等等问题,都折射出了物流业的短板。再加上,不同的行业始终有着不同的创新空间和迥异的盈利点,共享物流的长足发展不仅在于对“共享”的共识,更有赖于理性的商业判断。未来,也许只有不断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线下物流的障碍,真正走向互利协作,这一平台模式才有可能释放出最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