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部分朋友圈流传着这样帖子,称“武都交警勾结两家
物流公司借助办货运车辆通行证进行敛财”,并质问“政府部门是否是为这两家
物流公司而服务”?
通过对帖子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现答复如下:
货运车辆为什么要办通行证?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武都现在的交通状况,以及运货车辆目前的乱象。
首先说说武都的交通状况。武都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旧城区面积6.13平方公里,钟楼滩和东江开发区共4.27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0余万人,流动人口达5万人以上。根据目前现状和人口分布情况,武都人均用地指标相对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偏低,已远远超出承载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区居民购置机动车量大幅上升,截止2017年上半年,武都辖区共有各类机动车113920辆,据保守估计城区共有各类机动车3万余辆,受河谷型城市地形的限制,武都地域东西狭长,南北不阔,加之外来施工车辆,每天过境城区的车辆多达1.5万余辆,同时还有每天行驶在城区投送货运配货站、运输民用生活品及建筑材料的各类三轮摩托车、电动车、三轮汽车等,进一步加剧了城区的交通压力,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城区各中小学校门口车水马龙,交通拥堵,道路不畅,特别是遇到重要节假日,新市街十字、体育场南出口、南桥路南出口、盘旋路新桥十字及长江大道全段、北山路全段车辆川流不息,一旦遇上交通事故或违法停车、随意掉头、违反信号灯、强超抢会、强行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就会导致大面积交通拥堵,城区交通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货运车辆目前的状况是既无组织又无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主体,致使货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得不到落实,社会责任无人承担,机动车失管漏管问题严重。
一是货运车辆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较差。2017年上半年,城区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2人,受伤2人,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总数的14.29%,占死亡人数的11.76%,占受伤人数的4.35%,发生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87起,占总起数的52.6%。通过对城区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其肇事车辆车型主要为二、三轮摩托车、三轮汽车、小型汽车及施工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在城区路段行驶未保持安全车速、违法占道、无牌无证上路、饮酒后驾车等。三轮摩托、三轮汽车由于其性能及安全系数较差,在搭乘多名乘客的情况下,引发失控、翻车等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的风险较高,且无需缴纳各类费用,驾驶成本较低,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车辆无任何保障措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弃车逃逸或发生无力支付医疗费和赔偿费的问题,使受害者得不到及时医疗救治和赔偿。更有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后耍赖、装疯,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向政府,转嫁社会,不但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二是部分货运车辆驾驶人职业道德意识差。运载建筑材料不加装防护设施,在城市道路行驶“滴、撒、漏”现象严重,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还引发许多不安全因素,还有的货运车辆驾驶人故意将泥抹在车辆号牌上做手脚,不喷门徽和放大号,逃避电子警察抓拍,规避法律制裁,甚至发生交通逃逸事故后,给公安交警部门处理正常的交通事故增加了难度。
三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导致路面损坏严重。特别是长江大道沿线钟楼公园至栈道湾路段,因大型超载超限货运车辆过境造成的路面破损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南桥路南口、体育场南口、盘旋路南口十字路段因超载车辆急刹车,导致路面鼓包、破裂、塌陷等问题非常严重,已形成了“破损—修补—再破损—再修补”的恶性循环,每年因城市道路损毁造成的巨额费用却没有一个承担责任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