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马云在和奥巴马对话时的一句话“We have a company that is a...they have a App helping trunks”,货运O2O再次成为了物流行业关注的新焦点。其中争论的焦点在于马云提到的公司到底是谁?行业的佼佼者运满满和货车帮均声称“要对此事负责”。
继运满满在亿邦动力网发声后,货车帮COO罗鹏也对亿邦动力网表示:“马云提到的企业就是货车帮,因为这不是马云第一次提到货车帮,今年3月马云在德国汉诺威演讲时就提到过货车帮为中国节省油费。”
但其实,不管马云提到的是谁,如何更好整合中国近95%的零散货车运力才是更值得探讨的地方。究竟什么模式才最适合货运物流行业?互联网+能给货运物流这个最传统的行业带来什么?要被“革命”的究竟是谁?亿邦动力网和货车帮COO罗鹏的对话由此展开……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罗鹏的货车帮,是中国最早做车货信息匹配的企业之一,刚刚获得腾讯和高瓴资本等的数亿元A+轮投资,根据其官网给出的数据,截至2015年初,平台认证货主会员达30万户,注册货车司机会员达百万人。
但在罗鹏看来,信息匹配只是积累司机的一个方式,切入产值巨大的货车服务市场才是未来。“货车的后服务市场已经被证明无比巨大,去年新的商用车1500个亿,二手商用车1200亿,商用轮胎4000亿,中国轮胎品牌400个,100亿以上的品牌20个,所以这个行业撑起一个百亿美金甚至千亿美金级的企业是有机会的。”
而这一切要从服务司机并使其对货车帮形成粘性开始。为了让司机获得更好的服务,货车帮坚持做了很多在外界看来“比较重”的业务:在内地除西藏以外的地区布下472家服务门店、和物流园合作、自建货车后服务综合体的示范园、整合30万家信息部并提供免费的配货信息服务。
“这些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做的事情,却是货车帮看重的竞争力。”罗鹏表示,更重要的是,借此切入货车行业的供应链市场,简化传统零售的经销商环节,直接服务货车司。据了解,货车帮的网上商城已经在测试阶段,最终的定位模式便是货运行业的垂直“京东”。
以下为亿邦动力网根据和罗鹏的对话整理:
货车帮COO罗鹏
服务货车必须承受之“重”
亿邦动力网:为什么想到以服务货车司机的方式进入货运物流行业?
罗鹏:中国公路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非标,车、货、路线都是非标的。甚至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出发地和到达地给,给不同的人运,价格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跟出租车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行业里从专线到信息部再到物流园,他们都承担了各自独特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转手转卖的问题,比如说3PL(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它要承担资金流,专线要收仓、分仓、搬运,信息部要去帮专线及3PL企业做快速调车,物流园作为一个物理载体,我们经常说货车司机总要找个地方停车吧,这一切都一定需要个载体。
中国只有通过整合司机,公路物流的效率才可能提高。中国公路物流无效的最核心的现象就是运力不被整合。整个美国只有差不多800多家物流公司,但中国是80万家,什么原因?
由于大量的司机在无规则的行业中野蛮成长。曾经有一句话是,要想富先修路,对农村家庭要想富跑运输,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物流历史,因此,我们认为首先把这部分人服务好就能有机会解决问题。
亿邦动力网:货车司机面临的最大痛点是什么?
罗鹏:货车司机的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他的高速和不确定的移动使得他的交易环境变成陌生环境。因为移动,带来的整个陌生交易环境产生的问题,包括对周围环境不信任,服务得不到保障,纠纷都怕被敲诈等等,当然这里面最核心的刚需是找到合适的货。
罗鹏:货车帮只是做了一个平台,整合了一个社会公共运力池。我们的初心是,一定要想办法让中国95%的闲散运力,可被整合、分享、公开。整合完成后,借此切入货车服务的供应链。
常规玩法:
1、上游整合30万配货站(南方成为信息部),并以此建立免费的配货信息网络,为车主找货提供服务。
2、货车帮可以为运力做标签,从而分辨出优质的运力,让物流企业更好辨识。
“重量级”玩法:
第一、在内地有472个服务门店,覆盖了所有的二线城市,除了西藏以外,这些门店配备了大量的地勤人员,帮助司机除了开车以外的一切服务。
第二、货车帮已经建了两个物流园,一个在武汉,一个在贵阳。我们的目的是拿这个当样板,去给全国物流园看,让园区的朋友们知道他们不仅仅可以做房东,还可以做超市,做汽车后服务超市的经营者,更加深度的介入产业经营。同时,货车帮愿意做红绳子,利用遍布全国的货源信息网络,把所有优秀的物流园用信息化的方式串起来。
第三、在货车帮App上设立网上商城,切入公路货运行业的供应链。
亿邦动力网:为什么要这么“重”?
罗鹏:可能在3年前不是重的问题,3年前很多投资人都看不懂我。3年前当没有货车帮的时候,我们开川菜馆,卖导航仪。所有人都说你们这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你们一点都不性感,你们太重了。但走到今天,模式却越来越清晰。
其实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最大的区别,你要去尊重产业的基本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重与轻不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关注的是,你到底要干什么?在我们看来,只有做这些“重”的服务才能最好的服务货车司机。
亿邦动力网:会不会对盈利造成影响?
罗鹏:货车帮引入资本之前是盈利的,但资本要求速度,只要停下扩展脚步就能盈利。
所有货车后服务都是盈利的点。我的成本无非是获客成本,怎么让司机产生粘性是唯一成本。所以今年我们想说,不要跟我讲盈利模式,原因很简单,这么大的群体,高速移动的、封闭的、进不了城的群体。只要真的能帮到他们,盈利不是问题。
货车帮的“个性”:绝不从生产厂家手里接活
亿邦动力网:刚才你提到和比较重的模式有三种,其中物流园合作方式是什么?
罗鹏:原来的物流园只是简单的物流地产模式,盖房子收房租。但我们认为物流园未来一定会演变成货车后服务的综合体。
模式货车帮还在探索,目前来看,任何一个综合体,首先要解决人气问题,因为物流园有停车的地方,货车帮有信息,跟货车帮合作的物流园就会最先的拥有这个信息。拥有这些信息以后,以前物流园跟司机仅仅是房东和租客的关系,现在本身也变成了一个信息提供方;
其次,由于有了信息提供,在货车帮平台上甚至可以帮助货车司机和物流公司去买货运险,去做身份证验证,这是货车帮现在就有的面向物流企业端的业务,都可以与物流园合作;
再次,一个物流园人流量再大,跟上游资源的谈判能力有限,但货车帮作为一个平台,跟产业资源有着相对较强的谈判能力,这时货车帮把资源整合后导入到每一个物流园,货车帮就跟携程一样,当我有了客户,我就有了对酒店的议价能力,有了客源,就可以整合酒店,再反哺客户。
亿邦动力网:遍布全国的货源网是怎么建立的?
罗鹏:上游整合30万配货站,我们还有对司机的服务网点,他们有什么信息货源都可以在这端发。
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布局的时候基本上一周会进一次派出所。因为货车帮的车会被砸,员工被打。原因是货车帮面向货主是全免费的,而一般的地方信息网是收费的,我们动了人家的利益。
为此,我们每拓展一个城市,为了保证不被打,我都会带去50个人,20个人干活,30个人看着。
亿邦动力网:为什么不直接从零售商或者厂家手里接活?
罗鹏:绝对不接。不但不接,我们还在App里郑重承诺物流客户,绝不向生产厂家推广,一旦发现举报奖励2000元。
因为我们认为,在物流行业信息部是不能被替代的。主要是成本问题,任何一个省的信息部与制造企业的数量都不是同日而语的。我们认为的货主就是物流企业,因为生产杯子的人自己不会去运,他一定会把他的货交给某个人去运;信息部不是单纯的到手倒卖,这些社会化信息部承担了社会化分工的职能。社会分工是必然,比如做网络设备,分销商也许活得越来越艰难,但系统集成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永远不会消失。互联网做的是把价值链缩短,不是切断价值链。
模式探讨:互联网+不是破坏供应链环节
亿邦动力网:配货站这一层也是价值链上必要的部分吗?
罗鹏:物流行业不能完全跟出租车行业这样比,因为,出租车行业中间只有一层,但物流行业有很多层。所以我们特别不愿意让人说我们是物流行业的滴滴,因为没法比。出租车公司没干活只是凭特许经营权收份子钱。而配送站是实实在在的专线,帮厂家调了车,是信息的中介。
亿邦动力网:房产也有很多信息中介,像链家能够做的很大,为什么货运做不起来呢?
罗鹏:因为公路货运是一个全国的网络,做单点没有意义。链家只是一个区域,货运是一个全国网络。
而且他们有个最大的问题,跟房地产不一样,这些人收钱,但我不收钱,所以区域配货网是会被整合掉。
亿邦动力网:他们为什么不能像链家一样反过来布局线下门店?
罗鹏:链家对应的都是C,但配货网对应的全是B。这是不一样的,甚至物流行业的货车司机都是一个B。
所以物流的每一个环节创造了独特的价值,所以没有那个互联网革命把环节给干掉,只不过是把链条缩短了。
亿邦动力网:所以货车帮要切入货车后服务市场?
罗鹏:这是目前最重要的部分。货车的供应链已经是巨大无比的市场,去年新的商用车1500个亿,二手商用车1200亿,商用轮胎4000亿,中国轮胎品牌400个,100亿以上的400个,所以这个空间我认为撑起一个百亿美金的企业是没问题的。
而中间商,比如总代理的价值确实不明显,就是一个到手倒卖的活。
亿邦动力网:未来在货运物流会出现垄断型行业吗?
罗鹏:会,这是互联网规律
亿邦动力网:拼的是什么?
罗鹏:坚持,传统产业需要底蕴的积累,所以所谓的互联网+必须对产业有更深的认知。